支持國產!多省發文嚴格限制進口醫療器械
【發布時間:2020.09.04 信息來源:世紀長河 中文站】導讀:國產醫用設備的春天還會遠么?
據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陜西、山東、上海、青海、湖北、福建、江蘇、浙江、新疆、廣西、黑龍江、北京、江西、河南、內蒙古等一共29個省市自治區在其公布的政府采購政策中針對醫療器械等,明確提出要嚴格限制進口醫療器械,要“支持國產產品”!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李振
編 輯丨周上祺
近日,廣東省財政廳在其官網發布了《關于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20200567號提案答復的函》(下稱《答復函》),其中關于支持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推廣應用的提案,經綜合廣東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衛生健康委等單位意見后提出,積極鼓勵公立醫療器械使用單位優先配置國產自主品牌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逐步提高國產醫用設備配置水平。
截圖自廣東省財政廳官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實際上廣東省科技廳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管局在2019年發布了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高端醫療器械”重點專項指南,重點支持突破醫學影像設備、先進治療設備、生物醫用材料及植(介)入器械、體外診斷設備與試劑等領域制約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與器械、核心部件、新型生物材料等,進一步強化廣東省在醫療器械領域的特色和優勢。
設置進口清單、提高國產采購比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本次《答復函》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如何積極推進省級醫療機構國產大型醫療設備占有率。
為此,廣東省財政廳回復稱,將積極與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采取措施,有效規范進口產品采購。
具體而言,一方面廣東將建立省級進口產品清單,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組織專家對醫療設備國內外同類產品相關參數逐條比對論證,對國內產品不能達到的參數制訂進口產品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滿1年重新論證,期間如有國內產品達到要求,將被移出清單);
廣東省級醫療機構在2020年部門預算編制中,擬采購進口產品的,編制進口清單目錄內項目的政府采購預算。如果因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仍有滿足需求的國內產品要求參與采購競爭的,不得對其加以限制,按照公平競爭原則實施采購。
另一方面,廣東出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廣東省2018-2020年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和技術評估標準(試行)的通知》,積極鼓勵公立醫療器械使用單位優先配置國產自主品牌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逐步提高國產醫用設備配置水平。
同時,廣東省科技廳會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等9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在粵醫療機構加大對療效確切、質量可控、供應穩定的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采購比重。
《答復函》還提出,下一步,廣東省財政廳將根據廣東省政府采購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嚴格落實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產品的有關規定。
一是動態管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省級醫療機構進口清單,及時跟進調整;優化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核準流程,將政府采購核準前置到預算環節,從源頭上要求采購人合理確定采購需求、采購預算。
二是探索建立政府采購結果評價制度,對政府采購的資金節約、政策效能、透明程度以及專業化水平進行綜合、客觀評價。
三是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有關規定,促進我省政府采購領域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
推廣粵產醫療器械設備
《答復函》還提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還將積極加大對國產自主品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環節支持力度。
例如,對于醫療器械使用單位申請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在實際操作中,明確市(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首次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的,以及市(縣)級醫療機構配置第2臺及以上的、地級市以上的醫療機構配置第3臺以上的、明確用于特定專科使用的,原則上應選擇國產設備。
同時,《答復函》還提出簡化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的審批程序,優化審批服務,將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許可審批時限由法定的20個工作日調整為8個工作日,落實“馬上辦、網上辦”。
據統計,國產自主品牌的產品占廣東省醫療器械使用單位配置的比例已達到約14%。
下一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在組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證許可中,將繼續加大對國產自主品牌支持力度。特別是對首臺套產品、國家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產品、中央和省委組織部認定的人才項目產品、廣東生產產品、科技部認定國內首創產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定的創新產品、獲得“珠江人才計劃”團隊企業的產品等七類產品,加大支持力度。
同時,《答復函》提出,要在全年配置中,重點支持提高廣東自主研發生產的粵產符合上述七類之一的創新產品配置的比例。
廣東省財政廳將會同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持續支持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和成果轉化,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和省里的具體要求,做好國產醫療器械設備首臺套產品政府首購制度的研究及相關國內首創產品的認定工作,繼續組織廣東省企業加大醫用設備生產,推動設備在醫療機構的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