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多項政策“定調”,兩部委“聯手”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
【發布時間:2015.09.14 信息來源:世紀長河】國務院多項政策“定調”,兩部委“聯手”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
據衛計委官網消息,8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京聯合召開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座談會。會議指出,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是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實施,支持醫藥實體經濟騰飛,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圖片來源:衛計委官網
會上,兩部委簽署了共同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合作協議。衛計委主任李斌對落實好合作協議提出了五點要求,其中包括:
1. 要堅持科技創新,提升國產設備核心競爭力。要通過政策資金引導,建立醫療機構參與國產醫療設備研發、創新、應用的機制,形成創新與應用之間的良性循環。
2. 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國產設備發展應用的困難和障礙。要認真分析產學研用的每個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醫療衛生機構主動使用國產設備的激勵機制。
3. 要堅持國際視野,進一步推動國產設備走出去。要本著政府推動、企業主導的原則,發揮“中國制造”的比較優勢,不斷拓展和鞏固國際市場,推動技術、產業、資本輸出和升級調整。
另一方面,工信部部長苗圩要求,要著重從創新鏈和應用鏈兩個方面下功夫。創新鏈上要重點扶持一批重點企業,突破一批關鍵醫療設備和核心部件及軟件,顯著提升國產醫療設備的產業化能力和質量水平;應用鏈上要推動一批國產醫療設備進入有影響力的醫院開展應用和對比驗證,建立一批國產醫療設備應用示范基地。
多項政策“定調”支持醫療器械國產化
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5〕34號)。《通知》總結2014年工作成績時提到,繼續強化了新藥創制和醫療器械國產化科技投入,研究促進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政策措施。
5月19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成為未來十年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中國制造2025》正式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
8月18日,國務院于正式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鼓勵醫療器械研發創新,將擁有產品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具有重大臨床價值的創新醫療器械注冊申請,列入特殊審評審批范圍,予以優先辦理。及時修訂醫療器械標準,提高醫療器械國際標準的采標率,提升國產醫療器械產品質量。
優秀國產醫療設備遴選:促進質量提升,打破外資壟斷
5月21日,國家衛計委官網上公布了第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結果。首次遴選品目選擇了具有一定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符合基層需要的臺式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數字化X光機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3種適宜設備。
最終27家企業的95個產品入選了首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其中,華潤萬東、新華醫療、迪瑞醫療、東軟集團等上市公司均有多個產品入選。
7月23日,衛計委官網發布消息表示,第二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正式啟動。相比之前第一批遴選的3種品目;此次遴選品目增加到了7種類別,主要包括: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設備(CT)、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液透析機、呼吸機、麻醉機和自動分藥機。
優秀國產醫療設備遴選無疑將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注入新動力,不僅能夠促進國產設備質量的提升,還有望打破跨國公司壟斷高端器械市場的格局。第二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啟動,有望加速推動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的國產化進程。
來源:生物探索








